發布時間:2019-02-19 瀏覽次數:594
癌癥,是一個令人談虎色變的話題,而癌癥的擴散與轉移,則更是令人聞之面無血色、心驚膽戰。
面對癌癥勁敵,我們需要知己知彼,簡單了解癌細胞的轉移,才能更好地認識與面對這一“流浪殺手”。
01 癌癥轉移是什么?
一般來說,大部分(約90%)與癌癥有關的死亡都是由于癌癥轉移導致的。據2013年的一篇綜述報道,即便有醫學手段和患者自身的天然抵抗力,全球每天仍然有約1500名癌癥病人因病情失控而死亡。癌細胞擴散到整個機體導致病情失控的過程,即為癌細胞轉移。
癌細胞是由我們身體的普通細胞變異而成。通常情況下,正常的細胞都喜歡原地抱團生長,而癌細胞就像是不聽話的少年,喜歡搭乘循環(血液)系統和淋巴系統的順風車任性地離家出走。一旦一些癌細胞從原發腫瘤主體上脫離,并沿著血液和淋巴系統找到適合自己“生根發芽”的“新家”,它們就會在那些遠離原發病灶的器官和組織安營扎寨, 形成新的腫瘤。
針對這一現象,英國醫生Stephen Paget于1889年提出了“種子與土壤”的假設:他認為癌細胞轉移需要滿足兩個條件——流浪的癌細胞像是“種子”,需要找到“肥沃的土壤”,即繼發性腫瘤的器官內適合癌細胞生存的微環境,才能“茁壯成長”。
基于“種子與土壤”假設,在2016年發表于《自然》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,科學家們提出:癌細胞通過一種叫外排體 (又稱外泌體,exosomes)的囊泡來攜帶它們需要的蛋白質和遺傳物質。
外排體如同偵查小分隊一般,先行到達作為“土壤”的新器官,通過觸發身體炎癥、自身免疫反應和促使血管形成等途徑將自己融入新器官,為即將到達的“種子”癌細胞提供快速增殖的最優環境。
外排體身上有各種整聯蛋白(integrins),它們可以給外排體貼上標簽,以便癌細胞到了新的寄宿器官的時候能與那里的“門衛”對上暗號并順利融合。
常見的吃里扒外的“門衛”有:肺部成纖維細胞(fibroblast)、上皮細胞(epithelial cell)、肝部巨噬細胞(Kupffer cell)及腦內皮細胞(brain endothelial cell)等。
另外還有一種少見的癌癥轉移情況,叫做種植性轉移,即癌細胞能穿透腹膜、胸膜、心包膜或蛛網膜下腔空間而入侵體腔而發生癌癥轉移。
因此,打斷癌細胞與“叛徒門衛”的交流、阻斷特異性癌細胞(或者特異外排體)與被寄宿器官良性細胞的融合,將是未來極有前景的癌癥轉移治療方案之一。
02 哪些部位容易發生癌癥轉移?
要回答這個問題,先來看一組數據,見表1。
表1 常見兒童腫瘤的原發灶和轉移部位(紅字為最為常見的轉移部位)
顯而易見,雖然腫瘤種類各異,但轉移路徑卻極其相似,無論是血液瘤還是實體瘤都容易發生肝臟和肺部轉移。所以如果患者身上肝臟或肺部有陰影,并不意味著其患有肝癌或肺癌,醫生往往需要通過病理檢測才能確認腫瘤的類型。
03 如何應對?
一句話總結:早治療,精準檢查,多預防,達到在癌細胞出逃前就將其扼殺的效果。
早治療——對原發腫瘤進行有效的治療要趁早,及時阻斷和抑制癌癥的轉移過程,孤立和限制其生長,將癌細胞就地正法。
精準檢查——制定更有效的,預測性更好的診斷標準。
多預防——如原發腫瘤治療結束后,持續進行高解析度的影像學檢查和血清學檢查,采用更有效的病理推測方法,如生物標記物檢測、腫瘤形態和生理學(淋巴結增大,浸潤和病人生理狀況)。
信息來源:向日葵前沿